楊嗣昌是明朝末年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了。明朝內憂外患之時,他曾挺身而出,獻「四正六隅、十面張網」之計,可惜此計因多種原因以失敗告終。而讓楊嗣昌背負罵名的是,他把大量精力放在政治鬥爭中,害死了對大明忠心耿耿、為國捐軀的民族英雄——盧象升。明朝將領
崇禎對楊嗣昌是非常信任的,面對大明已糜爛的局勢,崇禎甚至不惜下旨奪情,讓正在丁憂的楊嗣昌出任兵部尚書。古代重視孝道,皇帝下旨奪情,會讓皇帝背負罵名,可見崇禎當時是非常著急的。
針對大明當時的局勢,楊嗣昌的意見主要分為:1.對外要穩住大清,與大清和談;2.對內實施「四正六隅、十面張網」之策,清剿各農民起義軍。與大清和談的目的是抽調關寧的兵力,清剿農民起義軍。楊嗣昌的意見得到崇禎的認可,並且崇禎把這事交給楊嗣昌。崇禎
楊嗣昌主張與大清和談,其實這也符合大清的利益。皇太極雖在戰場上佔盡優勢,但此前曾多次提出和談,原因有二:1)大清仍然很弱小,人口少,而明朝卻是個龐然大物,皇太極自認無法擊敗明朝,因此暫無入關的想法;2)大清剛剛建立,皇太極急需得到明朝的承認。3)與其通過戰爭手段來獲取財物,還不如嘗試通過外交手段獲取;4)大清建立後,皇太極也需要穩定後方。
所以對於和談,皇太極是非常歡迎的,但和談的壓力來自明朝。事實上,與大清和談之前,楊嗣昌主導的剿匪已經有初步的進展,湖廣農民起義軍領袖劉國能、張獻忠先後受熊文燦招撫,李自成敗亡商洛山。皇太極
真正反對和談的是明朝內部的主戰派和大批朝中群臣,盧象升就曾因此痛斥楊嗣昌。楊嗣昌抵不住主戰派和明朝大批文官的壓力,和談失敗。這就意味著,明朝需要兩線作戰,崇禎只能抽調軍力去防備皇太極。崇禎十一年,皇太極再次入關,洪承疇、孫傳庭被調入京師勤王,楊嗣昌的十面張網就這麼破了。隨著張獻忠復叛、李自成東山再起,大明局勢再次不明朗。為了躲避群臣的彈劾,楊嗣昌督師外出平寇,結果圍剿張獻忠不利,最後病死。
其實對於楊嗣昌來講,與大清和談是必須完成的。因為憑大明現有的兵力已經無法消滅日益壯大的李自成和張獻忠等農民起義軍,只有和談成功,明朝才能抽調部分邊境兵力,積蓄力量,圍剿李自成和張獻忠。當和談失敗時,楊嗣昌很明白,他的「四正六隅、十面張網」之計已經破產,所以和談是關鍵。孫傳庭
和談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主戰派和群臣的反對。主戰派以軍事將領為主,他們會在戰場上拚命殺敵,以自己的一腔熱血回報大明。反對和談的大臣是受到傳統的思維所束縛,在他們看來,和談等同於喪權辱國,會留下罵名。即便他們明知道和談真的可能會挽救大明,但仍然會激烈反對。主戰派和群臣的反對,給崇禎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楊嗣昌的謀略最終失敗,崇禎是要負主要責任的。崇禎既然支持楊嗣昌,理應會想到執行楊嗣昌策略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問題,和談遭到反對本是意料中事,崇禎卻沒有應對措施,沒有給楊嗣昌最大的支持。如果崇禎能夠力排眾議,將和談政策貫徹到底,和談未必不能成功。但崇禎並不是一個勇於擔當的人,朝中眾臣反對激烈,如果他仍然一意孤行,那麼不管和談是否成功、大明未來走勢如何,崇禎在後人眼中將是一個賣國的昏君。所以,眾臣反對激烈時,崇禎心中雖然還是想和談,卻沒勇氣擔當,優柔寡斷,最終楊嗣昌就成了犧牲品。為減少壓力,崇禎讓楊嗣昌率軍平寇,卻忘了楊嗣昌只是一介文臣,出謀劃策或許在行,雖也懂軍略,但行軍打仗卻非他所長。楊嗣昌
崇禎這種優柔寡斷、不敢擔當的性格使大明一次又一次地錯過挽救的時機。
楊嗣昌曾是大明的希望,崇禎卻打出一手爛牌,楊嗣昌:是你沒擔當
楊嗣昌是明朝末年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了。明朝內憂外患之時,他曾挺身而出,獻「四正六隅、十面張網」之計,可惜此計因多種原因以失敗告終。而讓楊嗣昌背負罵名的是,他把大量精力放在政治鬥爭中,害死了對大明忠心耿耿、為國捐軀的民族英雄——盧象升。
明朝將領
崇禎對楊嗣昌是非常信任的,面對大明已糜爛的局勢,崇禎甚至不惜下旨奪情,讓正在丁憂的楊嗣昌出任兵部尚書。古代重視孝道,皇帝下旨奪情,會讓皇帝背負罵名,可見崇禎當時是非常著急的。
針對大明當時的局勢,楊嗣昌的意見主要分為:1.對外要穩住大清,與大清和談;2.對內實施「四正六隅、十面張網」之策,清剿各農民起義軍。與大清和談的目的是抽調關寧的兵力,清剿農民起義軍。楊嗣昌的意見得到崇禎的認可,並且崇禎把這事交給楊嗣昌。
崇禎
楊嗣昌主張與大清和談,其實這也符合大清的利益。皇太極雖在戰場上佔盡優勢,但此前曾多次提出和談,原因有二:1)大清仍然很弱小,人口少,而明朝卻是個龐然大物,皇太極自認無法擊敗明朝,因此暫無入關的想法;2)大清剛剛建立,皇太極急需得到明朝的承認。3)與其通過戰爭手段來獲取財物,還不如嘗試通過外交手段獲取;4)大清建立後,皇太極也需要穩定後方。
所以對於和談,皇太極是非常歡迎的,但和談的壓力來自明朝。事實上,與大清和談之前,楊嗣昌主導的剿匪已經有初步的進展,湖廣農民起義軍領袖劉國能、張獻忠先後受熊文燦招撫,李自成敗亡商洛山。
皇太極
真正反對和談的是明朝內部的主戰派和大批朝中群臣,盧象升就曾因此痛斥楊嗣昌。楊嗣昌抵不住主戰派和明朝大批文官的壓力,和談失敗。這就意味著,明朝需要兩線作戰,崇禎只能抽調軍力去防備皇太極。崇禎十一年,皇太極再次入關,洪承疇、孫傳庭被調入京師勤王,楊嗣昌的十面張網就這麼破了。隨著張獻忠復叛、李自成東山再起,大明局勢再次不明朗。為了躲避群臣的彈劾,楊嗣昌督師外出平寇,結果圍剿張獻忠不利,最後病死。
其實對於楊嗣昌來講,與大清和談是必須完成的。因為憑大明現有的兵力已經無法消滅日益壯大的李自成和張獻忠等農民起義軍,只有和談成功,明朝才能抽調部分邊境兵力,積蓄力量,圍剿李自成和張獻忠。當和談失敗時,楊嗣昌很明白,他的「四正六隅、十面張網」之計已經破產,所以和談是關鍵。
孫傳庭
和談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主戰派和群臣的反對。主戰派以軍事將領為主,他們會在戰場上拚命殺敵,以自己的一腔熱血回報大明。反對和談的大臣是受到傳統的思維所束縛,在他們看來,和談等同於喪權辱國,會留下罵名。即便他們明知道和談真的可能會挽救大明,但仍然會激烈反對。主戰派和群臣的反對,給崇禎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楊嗣昌的謀略最終失敗,崇禎是要負主要責任的。崇禎既然支持楊嗣昌,理應會想到執行楊嗣昌策略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問題,和談遭到反對本是意料中事,崇禎卻沒有應對措施,沒有給楊嗣昌最大的支持。如果崇禎能夠力排眾議,將和談政策貫徹到底,和談未必不能成功。但崇禎並不是一個勇於擔當的人,朝中眾臣反對激烈,如果他仍然一意孤行,那麼不管和談是否成功、大明未來走勢如何,崇禎在後人眼中將是一個賣國的昏君。所以,眾臣反對激烈時,崇禎心中雖然還是想和談,卻沒勇氣擔當,優柔寡斷,最終楊嗣昌就成了犧牲品。為減少壓力,崇禎讓楊嗣昌率軍平寇,卻忘了楊嗣昌只是一介文臣,出謀劃策或許在行,雖也懂軍略,但行軍打仗卻非他所長。
楊嗣昌
崇禎這種優柔寡斷、不敢擔當的性格使大明一次又一次地錯過挽救的時機。